中经评论:1.4万亿斤!中国粮“藏”在哪?
时间:2025-01-28 16:24:30来源:中国经济网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。

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,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,比上年增加221.8亿斤,增长1.6%,在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,首次迈上1.4万亿斤新台阶。中国饭碗里装了更多中国粮,进一步增强了粮食安全底气。

“二十一连丰”的成绩来之不易,我国以占世界9%的耕地、6%的淡水资源,养育了世界近1/5的人口,14亿多人不仅能够吃得饱,而且吃得越来越好。目前,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,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。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,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自给,才能真正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,从容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。

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,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增加,耕地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、极端天气异常多发,总体上粮食供求将呈紧平衡状态,保数量的同时,还得保质量、保多样,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。历史经验表明,粮食生产爬坡难、滑坡易,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绷得紧而又紧,粮食生产必须抓得牢而又牢。
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4—2027年)》,其中就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出明确目标任务,包括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、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。确保饭碗端在自己手里,既离不开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,也离不开“藏粮于民”。
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“命根子”,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。18亿亩耕地是红线,是战略底线,也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。坚持稳面积、增单产两手发力,关键则在于因地制宜建设旱涝保收、节水高效、稳产高产、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。目前全国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,比10年前增加两倍多,为粮食稳产丰产提供了重要支持。按计划,到2030年将累计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,这将有助于积极应对几年后将会到来的粮食需求峰值。

给饭碗里装满中国粮,科技这把“饭勺”不可或缺。目前,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%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%,分别比10年前提高13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左右;近10年来,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已迭代升级两轮。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、科技和装备这两个支撑,有力推动着千亿斤的跨越。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,加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,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,就能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,为粮食丰收持续注入新动能。

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,稳粮增产首先得稳住农民种粮信心,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,这就有赖于“有形之手”与“无形之手”形成合力,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统筹发力。一方面,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,稳定农民种粮预期。另一方面,做大做强粮食产业,加强品牌建设,通过拉长加工产业链,提升粮食产品品质和附加值,引导更多种粮农民从卖原粮向卖产品、卖品牌转型,实现增收致富。

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。无论是推进粮食节约减损行动,将粮食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,还是实施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,在全社会形成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社会风气,都是题中应有之义。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。节约粮食,人人有责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中经评论:1.4万亿斤!中国粮“藏”在哪?

    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。国家

  • 上海将为外籍商务人士提供专项签证便利

    记者22日从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(下称上海市政府外办)获悉,为

  • “不增长”的资生堂要涨价了

    近日,资生堂宣布将在4月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涨价,涨幅在2%—10%不

  • 浙江近三年放流珍稀濒危水生动物4.5万余尾 资源量明显增加

    日前,由农业农村部、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联合发起的2024

  • 湘雅医学办学110周年 为新中国培养10余名两院院士

    中新网长沙12月6日电 (记者 徐志雄)作为中国最早的西医学医疗体系

  • 分账加码,进军竖屏 长视频平台进入短剧大战新赛程

    微短剧的火越烧越旺,变短正成为中长视频平台的新征途。近日,爱优

  • 板鞋竞速看配合:“六条腿”也能健步如飞

    中新网三亚11月27日电 题:板鞋竞速看配合:六条腿也能健步如飞作

  • 国产装备助力我国超高纯石墨技术突破

    来源标题:国产装备助力我国超高纯石墨技术突破记者11月26日从中电

  • 京津沪渝市场监管部门“携手”推出全国首个产品质量可靠性通用管理“标准”

    中新网上海11月26日电 (记者 许婧)由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,京津

  • 中国试行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运输

   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国铁集团)2

  • 干燥脱皮?秋冬季护肤指南来了

    秋冬季空气干冷、多风,脱皮、泛红、干痒……不少人的皮肤也随之闹

  • 南华大学成立科技进步与安全研究院

    中新网衡阳10月21日电 (杨昌玲 吕东雪)南华大学科技进步与安全研

  • 热推荐: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港开幕

      这是10月19日拍摄的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

  • 逆周期调节还有更多政策工具研究中 财政部部长最新透露→

    今天(10月12日)上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财政部负责

  • 环球即时:中国极端条件大科学装置助力 镍基高温超导研究获重要进展

    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

  • 新品种、新模式、新技术、新设备助力 绿水青山间奏响农业“丰收曲”

    央视网消息:金秋时节,稻香浮动,瓜果飘香,绿水青山间奏响着农业

  • 旅游
    • ​西平县人民法院:“这趟千里奔波 值了!”

    • 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:杨絮柳絮飘飞季 全面筑牢“防火墙” 环球即时看

    • 焦点快报!驻马店市检察院案管办到平舆县检察院调研案件管理工作

    • 聚势创新,共营健康 百胜餐饮健康基金年会揭晓2023年度资助项目